微生物降解过程:从秸秆单糖到乳酸

  • 作者:来源:PLA技术员
  • 时间:2025-08-15
  • 所属类型:公 司 新 闻

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,用途广到你可能想不到:既能做食品添加剂(比如酸奶里的酸味来源),更能作为原料合成聚乳酸(PLA)——这种可降解材料能替代传统塑料,解决白色污染问题。

图片1.png

但传统乳酸生产多依赖玉米、甘蔗等粮食作物,成本高还会挤占口粮。而秸秆里的葡萄糖、木糖等单糖,正是生产乳酸的“非粮原料”——用它们做乳酸,既解决了秸秆浪费问题,又降低了对粮食的依赖,堪称“一箭双雕”。


微生物的“工作流程”:吃进去单糖,产出来乳酸

简单说,秸秆单糖变乳酸的过程,就是微生物“吃”单糖,经过代谢反应“排”出乳酸的过程。听起来简单,实则是一场精密的“生化反应大戏”。

核心“工人”:哪些微生物能产乳酸?不是所有微生物都能完成这个任务,目前常用的“主力”是两类:

  1. 控制氧气:多数产乳酸的微生物“讨厌氧气”,无氧或微氧环境下产量更高(避免丙酮酸被分流成其他产物);

  2. 调节pH:乳酸是酸性的,积累多了会抑制微生物活性,需要加石灰、氨水等“中和剂”,把pH维持在6~7的舒适区间;

  3. 温度适宜:不同微生物“怕冷怕热”不一样,比如乳杆菌适合30~40℃,基因工程菌可能需要37℃左右;

  4. “喂饱”单糖:既要保证葡萄糖、木糖的浓度足够(不能让微生物“饿肚子”),又不能太高(否则会“齁着”抑制生长)。

从实验室到工厂:规模化生产的“拦路虎”

虽然原理清晰,但想让秸秆单糖产乳酸走向工业化,还有几个难题要攻克:

  1. 木糖利用率低:很多微生物“偏爱”葡萄糖,对木糖“不感冒”,导致半纤维素转化的木糖被浪费。现在通过基因编辑,让微生物“学会”高效利用木糖,能提高总产率;

  2. 乳酸纯度:发酵液里除了乳酸,还有微生物菌体、残留糖等杂质,提纯成本不低。新的分离技术(比如电渗析)正在降低这部分成本;

  3. 副产物少:理想状态是“只产乳酸”,但有些微生物会偷偷产乙酸、乙醇等副产物,需要通过筛选菌株或改造基因来避免。

秸秆乳酸的未来:不止是“可降解塑料”

用秸秆单糖生产的乳酸,最大的价值是作为聚乳酸(PLA) 的原料——PLA能生物降解,埋在土里几个月就会被微生物分解,再也不用担心中“白色污染”的难题。

图片2.png

 图源:丰原生物官网、山西证券研究所

除此之外,它还能用于食品保鲜、医药(比如可降解缝合线)、化妆品等领域。未来,当成本进一步降低,秸秆乳酸有望取代石油基原料,成为“绿色材料”的主力。


关于我们

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8年,位于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,是一家以蛋白胨、大豆蛋白胨、胰蛋白胨、酵母浸粉、牛肉浸粉等微生物培养基原材料和发酵原料为主,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。2020年在四川省阆中市建立生产基地。产品供应国内所有生物发酵产业区,为行业企业提供大量生物发酵所需的有机氮源原料。公司不断创新技术、调整配方、升级工艺,用更好的产品助力行业发展。

理想发酵氮源.jpg


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由微信公众号“PLA技术员 生物基可降解材料”原创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非本平台观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


上一篇:2025生物医药行业开始大爆发 下一篇:鸿润宝顺参加2025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展

服务热线400-004-8958